我们的兄弟:李缘廷---最高、最冷、最缺氧

2017-08-28 08:54

李缘廷_页面_1.jpg


最高 最冷 最缺氧

“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唐古拉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海拔5231米,是沿青藏公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

这里最高、这里最寒冷、这里最缺氧,这里伸手似乎触摸到天。随着海拔的上升,通往唐古拉山口的路变得越发难走,空气越发稀薄,头晕、缺氧、失眠等高原反应渐渐显现出来。当采集信息车行驶到唐古拉山口时,一行的8个小伙倒下了4个……李缘廷,作为这次采集数据项目的协调员,是坚持到最后的一员。

1.jpg

艰苦卓绝的跋涉

李缘廷和同伴们在西藏的主要工作是做西藏境内三维数据采集,把川藏、青藏、滇藏线的全貌用激光三维扫描的方式呈现出来。

2015年9月,项目开始的第一条路线就是青藏线,最高点是海拔5231米,从格尔木出发、拉萨-定日,这条109国道是采集数据时走的最远的地方,因为尼泊尔地震,就止步到定日。

十天,他们一直呆在109国道上,不能洗澡,也没有供水,克服高反的同时,还要随时防止感冒。

为什么一定要扫109国道呢?知道危险还迎难而上?

因为109国道处于冻土区,可可西里土壤含水量很高,路的底层含有很多水,冬季冻结,夏季融化就会下沉。没有这些数据,路刚刚修好时是平的,等冻融之后路面就会开裂,也会形成搓板路。采集数据为以后制定出合适的施工方案打下基础。

2.jpg

有句话说得好:到了五道梁,难得见爹娘。

五道梁是西藏高原三维数据采集最难的一关,也是海拔上升最快的地方。虽然8个人的团队倒下了4个人,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前撤退,一直这么扛着就扛过来了。大家当时想,能往前走就往前走,倒下的人提前休息,坚持下来的人,一个人做两个人的活也要挺过去,然后就这么一路走到了拉萨。

318国道,拉萨-林芝-波密是采集数据里最艰苦的一条线。别看走的是“最美公路”,但工作的过程却不美丽。架基站、开车、把数据采集完毕、收基站,就这样反复,一天只能走200公里。还不算碰到各种意外,排除故障的时间,一天走100公里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3.jpg

扫描工作枯燥而辛苦,因为要加快扫描工作的进度,经常会错过可居住的村落,气温和高海拔都会影响休息,但是沿途的道班们却给予他们帮助与关怀。

西藏的天很蓝、云很白、地很阔,正如李缘廷心中的理想:为藏族群众同胞建一条美丽安全的路。

 

记者手记:

走得人多了,便有了路

五一劳动节后,记者随李缘廷和李迪龙重走了一次他们曾经走过的318国道——拉林公路。

盘山公路绕了一圈又一圈,车在路上不停的颠簸,海拔在一米一米的变化,当记者看到海拔表上数字显示4800米时,记者的心也随着海拔表的攀升而攀升。

从拉萨出发,一路爬高,土黄色的砂石山脉贫瘠荒凉。经过两个小时的行驶,车辆在日多县稍作停留后,继续向着米拉山口前行。

4.jpg

蓝蓝的天上白云像棉花团一样在触手可及的天空中飘着,让人忍不住想捏一捏。深呼吸……已经到4900米,呼吸已经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胸闷、气短、头疼、浑身乏力,一切的高原反应,记者都体验了一把,不敢蹲起,不敢有大幅的动作,短短50米的路,走了近10分钟。

西藏采访临行前,所有人都一再嘱咐:“在高原上,一切动作都慢上半拍,会大大增加安全系数。”

当李缘廷和摄影师扛着设备、仪器风风火火地进行拍摄时,记者只能以龟速跟随着他们的脚步。

米拉山口是拉萨与林芝的自然分界线,是干燥寒冷与温暖潮湿的分界线,山口时而艳阳高照,时而雪花纷飞。站在海拔5013的米拉山顶上,眺望远处力所及的高原群山,天苍地茫,辽阔壮丽。

世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此次采访让记者深有体会,世上的路原本很难走,自从有了交通人,多少坎坷也能变成通途。


中心直属企业

关于中心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CTTIC)为交通运输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承担的主要职责为:一是为部和行业服务保障。主要包括部及行业应急、海上遇险安全等特殊通信,通信导航、无线电和信息化等运维、保障和服务,部信息化项目建设……[详细]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版权所有、主办: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www.ctti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后身1号(100011) 总机:+86-10-6529211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