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兄弟:罗伦---从“航天品质”启程

2017-08-16 08:49

罗伦_页面_1.jpg


从“航天品质”启程

 

罗伦,一张标准的军人面庞棱角分明的冷峻,透着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1991年考取国防科技大学,便开始了他的军队之旅,1999年研究生毕业后,他开始参与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这项常人不可想象的超级工程。

航天工程对品质要求极致到毫厘不差,即使是一个小问题,在中国航天的高标准下也是一件大事情,所有的技术细节都无可挑剔。在这个严格的体系中,罗伦磨练出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务实作风。

2014年9月到11月,罗伦第一次和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信息中心的同志跑遍整个涉藏州县,路难走,是他最大的感受。

一次,开车从林芝到拉萨,由于拉林公路还未通车,全程都是坑洼不平的土路,车子减震器也颠坏了,一路颠簸得肠子都快吐出来,加之冬季高原反应强烈,一到拉萨,他就住院了。由于路况条件差,灾害性地质多,经常被堵在路上五六个小时甚至一天,一百块钱一碗的方便面也得吃……后来,他经常带着干粮上路,同事总是开玩笑说:“还不知道你下一顿饭在哪儿吃呢!”

罗伦.jpg

令罗伦最难忘的是,2016年1月到墨脱调研军民融合项目中的公路扶贫建设。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从波密到墨脱是川藏线上较难走的一段路,冬季道路损毁严重,路面毁了修、修了毁,当地道班经常就住在公路附近。一路要翻越海拔5000米的嘎隆拉雪山,冬季正值大雪封山,加之山路崎岖、弯曲坡度大,车轮拴着防滑链,还是滑进路边排水沟里三四次,罗伦只能等着救援车把车拖出来继续走,道路另一侧就是陡峭的悬崖,下边有一条河,经常可以看见掉到河里的车。

罗伦说:“这一路走得胆战心惊,滑一次,我的心就凉一次。”

拉萨的路难走,修路更艰难,有时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雅鲁藏布江两岸都是大山,从山上修路下来,路基一边挖一边垮,修路环境非常艰苦,“那就是在悬崖上扒出一条路,我们站在上面,看得腿都发抖。”罗伦感叹。

修路的老板告诉罗伦,修这条路他已经赔了两千万元,因为地质地貌水文条件复杂,无法掌握路基、河床的演变规律,他只能像愚公移山一般,日复一日,建了毁,毁了建。由于建在河中间桥墩的基础总是反复被毁,有一次,他的亲侄子开着挖掘机到河中间施工,结果被河水冲走,再也没回来……

罗伦2.jpg

“在场调研的交通和部队领导都非常感动,当场表示要把西藏的原始数据无偿提供给我们。”罗伦当时特别激动。他说,因为西藏面积太大,基本处于半原始状态,仅靠人工的方法去选线、评估可能会有很多的局限性,通过遥感的方法对历年的数据进行评估,对灾害进行监测,就可以准确分析出道路建在哪、怎么建,道路可以建设得更科学,特别是对川藏线、青藏线的改造也可以发挥重要的支持保障作用,真正让交通服务于老百姓出行。

干遥感是件很苦很累的活,罗伦率领的西藏遥感团队,工作环境平均在海拔四千米以上,他们克服了高原缺氧、生活不便等各种困难,第一次运用国内的遥感卫星,覆盖了西藏122万平方公里,为西藏交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了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领导的高度肯定。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大地震,拉萨震感明显,原计划考察川藏线的罗伦紧急转入救灾状态,他立刻协调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和武警交通部队,调取现场救灾需要的数据、联系海事卫星设备提供给部队,连续数日忙碌奔波。

罗伦3.jpg

在西藏的日子,罗伦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路上考察,好几次,由于高原反应加之过度疲劳,出现了一两分钟的失聪、失明情况,甚至心脏加速狂跳,“有一次,感觉心脏要从胸膛中跳出来了,人特别难受,第一次感觉离死亡那么近……”高原反应给罗伦留下不少后遗症,援藏结束后回到北京,长期腰疼,偶尔还出现过失聪的情况,但他无怨无悔,只要提起西藏,他就会流露出自信的微笑。

“把事做实了!”这是罗伦的一句口头禅,也是打造“航天品质团队”的法宝,更是他的初心。

走过最难的路,去看最美的风景。罗伦负责的遥感团队从2014成立之初的4个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40余人,经济规模从成立之初的两百万产值增长到过亿,罗伦感到由衷的欣慰:“4年来,大家保持着纯真的情感,彼此间毫无保留的付出,为我们的团队自豪骄傲! ”


中心直属企业

关于中心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CTTIC)为交通运输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承担的主要职责为:一是为部和行业服务保障。主要包括部及行业应急、海上遇险安全等特殊通信,通信导航、无线电和信息化等运维、保障和服务,部信息化项目建设……[详细]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版权所有、主办: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www.ctti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后身1号(100011) 总机:+86-10-65292114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