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事“一网通办”平台平稳高效运行一周年
作为海事系统全面落实国务院“互联网+政务服务”总体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2019年10月10日,受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委托,由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承担建设的海事“一网通办”平台正式启动上线试运行。一年以来,海事“一网通办”以审批服务便民化为目标,以海事政务服务统一申请、统一受理、统一办理、统一反馈为依托,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体系,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供给导向”向“群众需求导向”转变,从“线下跑”向“网上办”转变,从“分头办”向“协同办”转变,全面推进服务对象网上办事“一次登录、全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为持续改善优化营商环境、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有力支撑。
海事一网通办平台-首页
截至2020年10月9日,海事“一网通办”平台已有46项业务提供在线办理功能,已办结并按照国办统一标准报送办件信息1457836件。平台个人实名注册用户已近109万人,法人和船舶用户共计162638个。
沉甸甸的数据与流量代表着平台夯实的发展基础和坚定的成长轨迹,而服务对象的口碑和称赞则是永恒不变的试金石与荣誉墙。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感受与评价: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我们是最早体验海事“一网通办”平台的用户,曾在去年这个时候获得了全国第一张在线核发的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电子证照,诚感有幸。作为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科研生产单位,长期从事水工作业,一年以来,在网上报批作业许可过程中,体验很好,得益颇多。海事“一网通办”平台界面清晰、功能全面、使用便捷,实现了多项政务事项的网上办理和全天候跟踪,简化了办事环节,节省了跑动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真正实现了一网通办、便民利民。
长江航道局:近期在办理《水上水下活动许可》时使用了海事“一网通办”平台提交申请,相比以往在政务窗口当场提交材料,网上提交更加方便、快捷,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还可以随时查询办理进度,避免了传统政务大厅需要排队等候。尤其是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时期,减少了人员跑动和人员聚集,同时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在线就能查看、下载,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解决生产之需,为“不见面审批”“不出门办事”点赞。
上海振华船运有限公司:海事“一网通办”平台推出的在线水工业务办理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办事人员足不出户就在线办理水上水下活动许可,免去了去窗口办理的过程;另外,该平台针对施工作业船舶的大数据库管理,免去了重复上传船舶资料的环节,这些不仅大大节约了时间和费用,也提高了办证效率。此平台操作性强,方便简洁,便于企业网上办理业务。
近日,根据国家整合能源运输资源的战略部署要求,上海、大连中远海运油品运输有限公司现有的51条船舶需并入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期间,需要办理船舶注销和新办所有权登记、无线电证书、残骸清除责任保险证书、油污损害责任保险证书核发等业务。这些业务按常规流程办理每艘船需要74个工作日办结,如果船舶在这段时间内停航,则公司将面临难以估量的损失。对此,中远海运能源运输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金文在业务办结后表示:是海事“一网通办”解决了这个难题,让如此大规模的一批船舶在换证同时实现了“不停航”——在1到2个工作日内即可办结,并且,在线办理所提供的资料明显简化,极大程度地方便了公司办事。通过在线办理,公司确保了国家能源运输畅通无间断,节约了经济成本逾5000万美金。
日前,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以光船形式租赁了原由上海国际轮渡有限公司经营的中日国际航线客货班轮——“苏州号”,进一步优化整合资源,提升企业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中日国际轮渡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锋在接受采访时称:因资产优化涉及中日双方股东,船舶自进港至开航仅1个工作日的时间,而在这短短1天内,船舶需要办理船舶登记、残骸清除责任保险证书、油污损害责任保险证书核发等业务。在上海海事局政务中心的帮助下,公司使用了海事“一网通办”系统在线办理了残骸清除责任保险证书、油污损害责任保险证书核发业务,并于进港当日顺利取得证书,船舶得以按原计划开航,避免了因违约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人民币100万元。
海事“一网通办”平台为什么能够获得企业和群众的高度肯定与好评呢?我们不妨从平台已经上线或正在完善的智能化、人性化、细节化设计功能来寻找答案。
一是政务事项全面整合覆盖。“一网通办”解决了原来部分海事政务服务事项缺乏外网申报端支持,服务对象必须到现场窗口提交申请的问题。同时,“一网通办”整合了部海事局、直属海事局、分支海事局、海事处四级架构的65项海事政务服务事项,26项便民查询服务,全面梳理和展示全国海事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及办事指南,建成全国海事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的总入口、总门户,实现海事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全面实行线上线下并行办理,极大地为服务对象提供了便利。
海事一网通办平台-办事指南
二是实名认证简化注册流程。在保障用户身份可信的基础上,用户一次注册即可实现全国通办、全网通办。法人单位在线注册时可自动完成信息核验,无需提交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个人用户如船员也可在线自助完成账号注册,无需再到海事政务大厅现场采集个人信息,极大方便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形势下广大船员的个人业务办理。
三是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通过数据共享大量减免申报材料,由海事机构签发的证书、文书类材料,以及可通过外部数据共享方式获取的身份证明类材料,“一网通办”均免于提交,既为申请提交过程减负,又为审核审批环节增效,实现“双赢”。涉及通航管理、危防管理、船舶管理等12项业务实现从提交申请到领取证照再到案卷归档的“全程网办”,服务对象由“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服务对象可全时段在线提交申请,并通过“我的办件”随时掌握办理进度,实现海事服务24小时不打烊。
四是电子证照率先规范统一。逐步实现海事政务服务事项涉及所有证照的电子化,服务对象将可通过用户中心“我的证照”查看自己在海事办理的所有证照信息。探索推行规范统一的海事电子证照版式,明确海事电子证照通用尺寸、样式、功能等基础属性,在满足国家统一电子证照技术规范要求的同时,改变现有实体证书尺寸不一、横竖有别、材质多样等问题,更好地树立海事行政执法统一形象。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二维码亮证及扫码核验等便携式功能,现已在内河船员电子证照中试点应用,为后续海事电子证照的深入推行和广泛应用奠定基础。
微信小程序首页 电子证照-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示例)
五是权责清单动态配置调整。通过权责清单配置功能,实现部海事局、直属海事局、分支海事局三级权责清单和海事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信息的即时动态调整,同时兼顾统一性与个性化,既可以实现每项政务服务事项整体标准、基本流程及总体要求的规范统一,又可以满足各级海事机构对外提供个性化服务举措以及对内保留差异化内控机制的实际需求。未来,更可以为自由贸易试验区、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国家重点战略部署提供可调可控、便利自主的“区域内海事政务服务事项”。
六是服务监管全程闭环衔接。政务服务事项在审批决定前需经现场确认的,将直接推送相关任务信息到“互联网+监管”平台,根据现场执法人员反馈的信息作出审批决定;审批决定作出后,相关办件信息也将自动推送至“互联网+监管”平台,为现场执法人员提供事中事后监管的依据信息和任务来源;现场监管任务结束后,相关检查结果还将再次返回“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为行政许可注销、撤销、撤回以及信用管理提供证据与信息支撑,以实现政务服务与现场监管间的信息化交互和闭环式管理。
七是政务大厅牵手人工智能。作为海事系统首家政务服务智能机器人,“航大屏”和“航小问”已于今年9月底正式上岗,成为海事政务大厅列编的新成员。结合人机交互、导航定位、自主学习等先进技术,“小航”和“大航”目前已经具备了迎宾引导、政务咨询、表单填写、信息公开等功能,特别是能够为船员提供考试、培训、职务晋升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查询服务,还能够通过与公众的问答沟通自主学习,不断丰富完善内置知识库,对海事政务大厅繁忙时段的引导分流,乃至偏远区域全天候、全时段自助政务大厅的设立,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航大屏 航小问
航大屏-船员全视图 航大屏-船舶全视图
八是服务质量虚心接受评价。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立以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为导向的海事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评价事项、评价对象、服务渠道的全面覆盖,实行各类政务服务评价数据实时上报、集中管理、快速处理,推动实现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加强对“好差评”数据的统计分析,汇总梳理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热点话题,及时归纳查摆海事服务与监管的难点领域、堵点区域,形成评价、整改、反馈、监督全流程衔接的良性互动局面。
海事一网通办平台-评价界面
下一步,海事“一网通办”将继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从服务角度研究需求、用群众语言设定目标、以用户体验确立标准,更加注重改革创新、全面拓宽数据共享,努力将“一网通办”应用推向深入,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在高水平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航运营商环境奠定坚实基础。
-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承建的海事一网通办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2019-10-10
-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应邀出席贵州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上线一周年成果发布会 2018-06-20
- 提供优质通信 赋能智慧交通——行业专网通信运营商中交信通七周年创新发展综述 2022-03-03
- 人民网:交通强国智慧物流论坛在温州举行 共推智慧物流新发展 2020-01-07
- 中国交通报:集高速公路资源 撑行业智慧之网——行业专网通信运营商中交信通创新发展系列报道(一) 2019-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