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中国交通报:逐梦北斗护通途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间信息事业部总经理李晶

来源:中国交通报 2019-05-13 10:24

       “能够见证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开花,让国之重器早日服务于人民满意交通,并为之贡献毕生力量,既是我的幸运,也是我的梦想,更是我的使命。”4月26日,在交通运输部劳模先进座谈会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晶道出了十余年不曾向外人倾诉的心里话。

       2000年,军校毕业,他作为一名技术人员,从事北斗系统地面运控系统开发研制工作,见证了北斗系统从无到有。2005年,部队转业,他作为一名交通人,参与首个北斗系统民用应用与产业化项目,开辟了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新天地。

       创和闯是开拓者最好的写照。此后的十余年里,李晶和同事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将北斗系统的交通运输行业应用之路越走越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单领域到水陆空全面推进,从国内应用到国际推广的跨越式发展。


       探路:精细验证 北斗落户交通运输行业

       上世纪后期,我国开始探索适合国情的卫星导航系统发展道路。2000年,“北斗一号”卫星升天。这一年,李晶刚从军校毕业,从事北斗系统地面运控系统开发研制工作,成为一名“北斗人”。

       在对北斗系统愈加熟悉后,李晶逐渐认识到“它在交通运输等民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05年从部队转业后,李晶带着“让北斗系统在民用领域全面开花”的憧憬,进入交通运输行业。

       随着北斗民用加快全面布局,李晶很快迎来了实现梦想的机会。2005年,凭借拥有北斗系统技术背景的优势,李晶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代表之一,参加了国家北斗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的编制。

       交通运输行业点多、线长、面广和移动性强,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使用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突出的合理性和紧迫感。

       “一定要让方案编制工作者听到听清交通运输的声音。”当时担任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研发中心项目经理的李晶,负责联系重大专项论证组的专家。用李晶的话说,他当时天天追在专家的屁股后边跑,不厌其烦地向专家推荐“应该多在交通运输行业领域示范立项”。

       李晶的理由简单又真诚,“交通运输管的都是动的,动的就需要北斗。”

       但是,北斗系统可以应用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哪些方面?对于北斗重大专项编制而言,这些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2005年起,中国交通通信中心(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的前身)牵头开展了我国首批北斗民用应用项目,开始在道路运输、船舶监控、基础设施监测、港口调度等领域对北斗系统应用进行实际应用验证,用实际应用环境下的各项指标回答北斗系统能不能用,如何用的问题。作为项目小组成员,李晶踏上北斗交通运输应用的验证之路。

       善始而敬终。为了保障北斗应用验证不留死角,李晶与同事力争不放过北斗信号覆盖的每一处角落。李晶回忆,当时,从收集资料、调研走访等基础工作开始,他和同事访遍查遍北斗覆盖区域的铁路、公路、桥梁、隧道、航道、码头等交通基础设施,逐个进行可行性分析。

       其实,算上李晶,验证小组最开始仅有3个人,而且没有专门的办公地点,仅在北京某处宾馆租了一间屋子。组员共用一张桌子,白天外出进行测试,晚上就对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每周至少1次通宵成了他们多年的工作常态。

       最终,李晶和同事通过大量科学有效的测试,得出了北斗系统可在道路运输等领域应用的初步结论。

       有了这个初步结论,李晶和同事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与北斗重大专项论证组的专家们“摆事实讲道理”时更加有底气。

       李晶和同事的坚持不懈取得了收获。2009年,北斗重大专项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复。方案中共有11个北斗民用应用示范项目,交通运输行业就占了7个。

       由于北斗交通运输应用已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2010年年底,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作为北斗交通运输应用首个示范项目成功立项。李晶回忆,虽然项目立项成功浓缩为盖着红章的“一页纸”,但是准备材料却装满了6个拉杆箱。

       

       筑路:让北斗接地气 成就示范中的示范

       争取到首个示范项目立项的喜悦过后,是“必须完成好”的责任感。

       从2011年首个示范项目启动开始,短短2年时间,要在9个示范省份建设7个应用系统和1套支撑平台,安装约8万台北斗系统终端。

       而自2000年第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后的10年间,北斗系统终端的安装总量不过数万台。一个项目就要超越别人10年取得的成绩,而且是在建设、管理等方面都没有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可以想象,李晶和同事们肩上的担子,压得很重。

       “当时,首个示范项目采用了前所未有的两部委联批模式。”这种管理体系促进了双方联合推进项目,但也让前期的协调管理“历尽周折”。李晶举例,由于没有两部联合批复工程的先例,光是研究工程可行性方案的评审过程,就花费了数个月的时间,前后形成几十份方案材料。

       首个示范项目刚落地不久,在应用推广过程中就遇到了大难题——“当时北斗芯片的价格是GPS的50倍,项目资金远不足以支撑8万台的目标。”

       而且由于价格问题,芯片的使用方也不买账,让李晶吃了不知多少闭门羹。但李晶坚信交通运输蕴藏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只要做大北斗车载终端的市场规模,就能让北斗芯片的价格降下来。

       为此,李晶成了北斗“推销员”,积极向芯片厂商介绍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应用的光明前景。“我开始‘忽悠’全中国的芯片厂商,让他们相信。”李晶自嘲。2012年,北斗的芯片价格终于从过去的2400元降低至当时的200元至300元。

       解决了价格问题,如何让北斗系统更好地满足交通运输行业需求,成了下一个要攻克的难关。按照以应用带动研发、以研发促进应用的思路,李晶参与了包括5项国家863计划导航领域科研项目在内的多个北斗相关科研课题。

       在李晶看来,想要北斗民用应用持续快速发展,“就要弄懂行业的实际需求,让北斗更‘接地气’,行业应用的生命力才会不断增强。”

       为收集到翔实的行业需求,李晶和同事们从运输卡车到搜救船舶,再次走遍了北斗应用潜在场景的所在地。为了获得更多的测试环境,李晶经常和同事在凌晨驾驶测试车辆在北京五环路上“刷圈”,反复比对北斗与GPS定位、国产模块与国外模块的数据,分析性能差异。

       有了这些来自一线的数据,李晶与团队科研人员很快找到了发力点,从定位解算、到终端设计、再到高精度算法,先后攻克了伪随机信号生成、伪卫星抗多径、低成本高精度导航芯片等多项关键技术,极大促进了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推广。

       在李晶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北斗交通运输应用首个示范项目成为第一个启动、第一个验收的民用示范项目,并探索出了一整套军民融合开展北斗示范应用的有效方法,被誉为“示范中的示范”。

       北斗的交通运输应用不断开花结果。2014年,李晶又主持建设了“基于北斗的中国海上搜救信息系统示范工程”,将交通运输行业的北斗应用扩展至海上搜救领域,推广应用超过40万部北斗搜救终端设备,为我国海上搜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主持完成的北斗重大专项“增量发展总体设计与验证——搜索救援”,成功推动国际搜救卫星组织将北斗系统纳入全球中轨卫星搜救系统实施计划,为我国成为该组织的“空间设备提供国”及理事国奠定了基础。

       截至去年年底,应用北斗的道路营运车辆数量达617万辆,覆盖率超80%;国产商用飞机ARJ21首次实现了搭载北斗终端的试飞;直属海事系统所有新建海巡船艇上已全部安装北斗终端……谈及北斗在交通运输应用取得的成绩,李晶并不满足。他说,总有一天,每一辆汽车、每一艘船舶、每一列火车、每一架飞机都将用上北斗导航,而他希望继续成为这座联结北斗和交通运输的“桥梁”。


       引路:北斗引航 交通信息化走深走实

       2019年4月23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李晶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一个新的开始。”李晶说,荣誉是对以往工作的认可,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最关键的是踏实做事,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智慧交通带来的便捷,能够为国家重大战略服务。

       李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获得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目建立了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建立了中国高精度位置网服务系统,形成了面向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北斗高精度定位导航服务能力。“我国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较西方发达国家晚了15年,实现高精度就是弯道超车。”李晶阐述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去年年底,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开通,已能够在全球范围提供服务,预计2020年完成全面建设。

       短短不到10年时间,北斗系统民用市场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从国内闪耀到国际。这背后,有李晶团队的孜孜以求。

       2016年,北斗系统亮相世界舞台,参与中蒙俄国际道路货运试运行,李晶团队负责北斗系统终端安装工作。他回忆,此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当全部终端及人员到位后,距离发车时间已不足24小时,他与同事连夜赴天津港开展安装工作,之后要多次驱车往返天津港至河北张家口之间收集地理数据。凭借着多年与北斗打交道的经验,李晶和同事们在这场与时间的角逐中取得了胜利,圆满完成所有准备工作。

       试运行全程7天,李晶每天都守在电脑屏幕旁,紧紧盯着每一辆车的回传信号,“直到车队完成试运行返回国内,才松了一口气。”李晶说。

       2016年起,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多次利用北斗系统为国际道路运输提供技术保障,对中外车辆进行全程监控,累计总里程达9911公里,并在中蒙俄国际道路货运试运行过程中,利用北斗系统成功引导两辆俄方掉队车辆顺利归队,让北斗交通运输应用赢得了世界认可。

       “北斗系统行业应用工作太辛苦、个人发展道路不宽,应该早点转行做其他业务。”在李晶取得成绩后,有人劝他转岗谋求更大发展。但李晶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北斗交通运输应用未来的发展将与交通强国建设的历史跨越期高度契合,可谓生逢其时、大有可为。

       2035年,我国将建成北斗综合时空体系,也将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这十多年将是李晶和同事们站在行业发展潮头的机遇。李晶想做的,就是站在新起点,让北斗与行业规划更加紧密结合,让北斗引航下的交通信息化建设之路走深走实。

       目前,李晶团队正结合智慧公路试点,开展北斗高精度技术在高速公路收费领域的试点研究,已在江西成功开展了试点工作。该项目通过完成北斗系统车载终端与ETC设备的一体化建设,在未来可为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提供车辆行驶轨迹数据,为高速公路精准、可靠收费提供支持。


       心路: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思路清晰、语速很快,一看就敢打敢拼。”这是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空间信息事业部北斗办副主任卢红洋见到李晶的第一印象。卢红洋2008年成为李晶的徒弟,和他一起工作了10余年。“他身上有股闯劲。工作起来废寝忘食,经常交流业务到凌晨,回到家了还要发工作邮件。”卢红洋说。

       平台开发完成的一瞬间,项目立项书拿到手中的一刻,发明专利上出现自己的名字……李晶享受着工作中的幸福点滴。

       李晶不仅是单位里出了名的“工作狂”,而且对同事宽厚、体贴。李晶的同事们说,平日里的李晶完全没有架子,遇到同事有困难,总是第一时间帮忙,他自己却从没有说过有什么难处。

       其实大家都知道,李晶为了工作牺牲了太多陪伴家人的时间。两个年幼的儿子,需要父亲陪伴;年迈的双亲,需要儿子照顾。

       家人给予他的支持,让李晶有勇气、有动力。李晶说,他爱人是标准的学霸,从小学直到研究生,一路保送。为了支持他工作,原本十分要强的爱人放弃自己的事业,主动承担起家庭责任,成为他最坚强的后盾。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当李晶把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既激动又心疼:“为儿子感到骄傲,更希望他不要太辛苦,多回来陪陪我们。”母亲心疼儿子,工作上更是全力支持。李晶说,患有冠心病的母亲,因为不想让他分心,几次血压升到了180mmHg以上仍瞒着家人,坚持不住院治疗,仅靠药物维持。

       长期繁重的工作下,年仅41岁的李晶,头发已经基本掉光,身体更是频频“报警”。李晶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反而打趣道:“如果北斗系统在行业应用的规模能再上一个数量级,我的头发一根不剩也没关系。”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这么多年走来,北斗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不是靠哪个人完成的,没有部北斗办的支持、没有行业各家单位的推动,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绝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果。”李晶坚信,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北斗将日益走进百姓生活,连接起人民对便捷交通、智慧出行的向往。而他将与团队人员一道,继续履职尽责、拼搏奋进,为交通强国建设装上北斗“慧眼”。

(原文转载自中国交通报)

2019051304_pdf.png

中心直属企业

关于中心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CTTIC)为交通运输部直属正局级事业单位,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承担的主要职责为:一是为部和行业服务保障。主要包括部及行业应急、海上遇险安全等特殊通信,通信导航、无线电和信息化等运维、保障和服务,部信息化项目建设……[详细]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版权所有、主办: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 www.cttic.cn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外馆后身1号(100011) 总机:+86-10-65292114
微信公众号